2021-06
? 广大市民群众: 根据《省政务服务中心...
2021-06
剑河县人民医院2021年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方案 ? ...
2021-06
各乡镇人民政府、仰阿莎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工作...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遵循科学、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区域覆盖。
第四条 各地要加强职业病诊断机构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备相关的人员、设备和工作经费,以满足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需要。
第二章 诊断机构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设置规划,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ㄒ唬┏钟小兑搅苹怪匆敌砜芍ぁ?;
?。ǘ┚哂邢嘤Φ恼锪瓶颇考坝肟怪耙挡≌锒舷嗍视Φ闹耙挡≌锒弦绞Φ认喙匾搅莆郎际跞嗽?;
?。ㄈ┚哂杏肟怪耙挡≌锒舷嗍视Φ某∷鸵瞧?、设备;
?。ㄋ模┚哂薪∪闹耙挡≌锒现柿抗芾碇贫?。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ㄒ唬┲耙挡≌锒匣股昵氡?;
?。ǘ兑搅苹怪匆敌砜芍ぁ芳案北镜母从〖?;
?。ㄈ┯肷昵肟沟闹耙挡≌锒舷钅肯喙氐恼锪瓶颇考跋喙刈柿?;
?。ㄋ模┯肷昵胂钅肯嗍视Φ闹耙挡≌锒弦绞Φ认喙匾搅莆郎际跞嗽鼻榭?;
?。ㄎ澹┯肷昵胂钅肯嗍视Φ某∷鸵瞧?、设备清单;
?。┲耙挡≌锒现柿抗芾碇贫扔泄刈柿?;
?。ㄆ撸┦〖段郎姓棵殴娑ㄌ峤坏钠渌柿?。
第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决定受理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评审。专家组应当自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和提交技术评审报告,并对提交的技术评审报告负责。
第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技术评审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批准的申请单位颁发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为5年。
第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的,应当在批准证书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延续。经原批准机关审核合格的,延续批准证书。
第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可以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
设区的市没有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需要,指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工作,并使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
第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
?。ㄒ唬┰谂嫉闹耙挡≌锒舷钅糠段诳怪耙挡≌锒?;
?。ǘ┍ǜ嬷耙挡?;
?。ㄈ┍ǜ嬷耙挡≌锒瞎ぷ髑榭?;
?。ㄋ模┏械!吨耙挡》乐畏ā分泄娑ǖ钠渌霸?。
第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诊断权,并对其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负责。
第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诊断医师等有关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并采取措施改善职业病诊断工作条件,提高职业病诊断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十五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尊重、关心、爱护劳动者,?;だ投叩囊?。
第十六条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资格证书:
?。ㄒ唬┚哂幸绞χ匆抵な?;
?。ǘ┚哂兄屑兑陨衔郎ㄒ导际踔拔袢沃白矢?;
?。ㄈ┦煜ぶ耙挡》乐畏煞ü婧椭耙挡≌锒媳曜?;
?。ㄋ模┐邮轮耙挡≌锒?、鉴定相关工作3年以上;
?。ㄎ澹┌垂娑ú渭又耙挡≌锒弦绞ο嘤ψㄒ档呐嘌?,并考核合格。
第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依法在其资质范围内从事职业病诊断工作,不得从事超出其资质范围的职业病诊断工作。
第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诊断机构名单、地址、诊断项目等相关信息。
第三章 诊 断
第十九条 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论。
第二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需要以下资料:
?。ㄒ唬├投咧耙凳泛椭耙挡∥:哟ナ罚òㄔ诟谑奔?、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
?。ǘ├投咧耙到】导觳榻峁?;
?。ㄈ┕ぷ鞒∷耙挡∥:σ蛩丶觳饨峁?;
?。ㄋ模┲耙敌苑派湫约膊≌锒匣剐枰鋈思亮考嗖獾蛋傅茸柿?;
?。ㄎ澹┯胝锒嫌泄氐钠渌柿?。
第二十二条 劳动者依法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接诊,并告知劳动者职业病诊断的程序和所需材料。劳动者应当填写《职业病诊断就诊登记表》,并提交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
第二十三条 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10日内如实提供。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依法提请用人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前应当中止职业病诊断。
第二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
第二十八条 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资料或者提供资料不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仍不能作出职业病诊断的,应当提出相关医学意见或者建议。
第二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3名以上单数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独立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干预。
第三十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诊断医师对诊断结论有意见分歧的,应当根据半数以上诊断医师的一致意见形成诊断结论,对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参加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不得弃权。
第三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诊断需要,聘请其他单位职业病诊断医师参加诊断。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后,应当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ㄒ唬├投?、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ǘ┱锒辖崧?。确诊为职业病的,应当载明职业病的名称、程度(期别)、处理意见。
?。ㄈ┱锒鲜奔?。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加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各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三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应当包括:
?。ㄒ唬┲耙挡≌锒现っ魇?;
?。ǘ┲耙挡≌锒瞎碳锹?,包括参加诊断的人员、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及诊断结论;
?。ㄈ┯萌说ノ?、劳动者和相关部门、机构提交的有关资料;
?。ㄋ模┝俅布觳橛胧笛槭壹煅榈茸柿?;
?。ㄎ澹┯胝锒嫌泄氐钠渌柿?。
第三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确诊为职业病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用人单位提出专业建议。
第三十五条 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活动中怀疑劳动者健康损害可能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时,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第四章 鉴 定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
第三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指定办事机构,具体承担职业病鉴定的组织和日常性工作。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的职责是:
?。ㄒ唬┙邮艿笔氯松昵?;
?。ǘ┳橹笔氯嘶蛘呓邮艿笔氯宋谐槿≈耙挡〖ㄗ?;
?。ㄈ┳橹耙挡〖ɑ嵋?,负责会议记录、职业病鉴定相关文书的收发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ㄋ模┙⒉⒐芾碇耙挡〖ǖ蛋?;
?。ㄎ澹┏械N郎姓棵盼械挠泄刂耙挡〖ǖ钠渌ぷ?。
职业病诊断机构不能作为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
第三十八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依法承担职业病鉴定工作的办事机构的名称、工作时间、地点和鉴定工作程序。
第三十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立职业病鉴定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其成员。专家库可以按照专业类别进行分组。
第四十条 专家库应当以取得各类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师为主要成员,吸收临床相关学科、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ㄒ唬┚哂辛己玫囊滴袼刂屎椭耙档赖?;
?。ǘ┚哂邢喙刈ㄒ档母呒蹲ㄒ导际踔拔袢沃白矢?;
?。ㄈ┦煜ぶ耙挡》乐畏煞ü婧椭耙挡≌锒媳曜?;
?。ㄋ模┥硖褰】?,能够胜任职业病鉴定工作。
第四十一条 参加职业病鉴定的专家,应当由申请鉴定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从专家库中按照专业类别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抽取的专家组成职业病鉴定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
经当事人同意,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可以根据鉴定需要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的相关专业专家作为专家组成员,并有表决权。
第四十二条 专家组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相关专业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为本次专家人数的半数以上。疑难病例应当增加专家组人数,充分听取意见。专家组设组长1名,由专家组成员推举产生。
职业病鉴定会议由专家组组长主持。
第四十三条 参与职业病鉴定的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ㄒ唬┦侵耙挡〖ǖ笔氯嘶蛘叩笔氯私资舻?;
?。ǘ┮巡渭拥笔氯酥耙挡≌锒匣蛘呤状渭ǖ?;
?。ㄈ┯胫耙挡〖ǖ笔氯擞欣叵档?;
?。ㄋ模┯胫耙挡〖ǖ笔氯擞衅渌叵?,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申请职业病鉴定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ㄒ唬┲耙挡〖ㄉ昵胧?;
?。ǘ┲耙挡≌锒现っ魇?,申请省级鉴定的还应当提交市级职业病鉴定书;
?。ㄈ┪郎姓棵乓筇峁┑钠渌泄刈柿?。
第四十五条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审核,对资料齐全的发给受理通知书;资料不全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补充。资料补充齐全的,应当受理申请并组织鉴定。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鉴定申请之后,根据需要可以向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首次职业病鉴定的办事机构调阅有关的诊断、鉴定资料。原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首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交。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组织鉴定、形成鉴定结论,并在鉴定结论形成后15日内出具职业病鉴定书。
第四十六条 根据职业病鉴定工作需要,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可以向有关单位调取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有关单位应当如实、及时提供。
专家组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必要时可以组织进行医学检查。
需要了解被鉴定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或者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现场调查的,在现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作出前,职业病鉴定应当中止。
职业病鉴定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专家组进行职业病鉴定时,可以邀请有关单位人员旁听职业病鉴定会。所有参与职业病鉴定的人员应当依法?;け患ㄈ说母鋈艘?。
第四十七条 专家组应当认真审阅鉴定资料,依照有关规定和职业病诊断标准,经充分合议后,根据专业知识独立进行鉴定。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鉴定书。
鉴定结论应当经专家组2/3以上成员通过。
第四十八条 职业病鉴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ㄒ唬├投?、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及鉴定事由;
?。ǘ┘ń崧奂捌湟谰?,如果为职业病,应当注明职业病名称、程度(期别);
?。ㄈ┘ㄊ奔?。
鉴定书加盖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印章。
首次鉴定的职业病鉴定书一式四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原诊断机构各一份,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一份;再次鉴定的职业病鉴定书一式五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原诊断机构、首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各一份,再次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一份。
职业病鉴定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四十九条 职业病鉴定书应当于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20日内由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送达当事人。
第五十条 鉴定结论与诊断结论或者首次鉴定结论不一致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及时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十一条 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如实记录职业病鉴定过程,内容应当包括:
?。ㄒ唬┳易榈淖槌?;
?。ǘ┘ㄊ奔?;
?。ㄈ┘ㄋ米柿?;
?。ㄋ模┘ㄗ业姆⒀约捌浼ㄒ饧?;
?。ㄎ澹┍砭銮榭?;
?。┚ㄗ仪┳值募ń崧?;
?。ㄆ撸┯爰ㄓ泄氐钠渌柿?。
有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应当如实记录。
鉴定结束后,鉴定记录应当随同职业病鉴定书一并由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永久保存。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对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ㄒ唬┓煞ü?、标准的执行情况;
?。ǘ┕嬲轮贫冉⑶榭?;
?。ㄈ┤嗽?、岗位职责落实和培训等情况;
?。ㄋ模┲耙挡”ǜ媲榭龅?。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1次监督检查;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1次监督检查并不定期抽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
第五十三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职业病鉴定工作程序、制度落实情况及职业病报告等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定期考核。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病诊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六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ㄒ唬┏雠挤段Т邮轮耙挡≌锒系?;
?。ǘ┎话凑铡吨耙挡》乐畏ā饭娑男蟹ǘㄖ霸鸬?;
?。ㄈ┏鼍咝榧僦っ魑募?。
第五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八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2万元以下的??睿?/span>
?。ㄒ唬┪唇⒅耙挡≌锒瞎芾碇贫?;
?。ǘ┎话凑展娑ㄏ蚶投吖耙挡≌锒铣绦?;
?。ㄈ┬孤独投呱婕案鋈艘降挠泄匦畔?、资料;
?。ㄋ模┢渌シ幢景旆ǖ男形?。
第五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收受职业病诊断争议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解释。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3年4月10日起施行。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